触觉日记

Hand Tour Community

《魅力哈密》游记

作者:虚晃一枪123   来源:来源于网络   发布时间:2019-07-04 19:17:41

哈密。蒙古语"哈梅密力"太阳升起的地方。。。。

哈密。我第二个故乡自东向西第一站入疆第一隘口"星星峡"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最西边有"一碗泉""瞭墩驿站",自古以来是商贾驼队必经之路,横跨四百余里,大戈壁石砾随着风吹雨打太阳暴晒显得漆般的黝黑,雅丹地貌魔鬼城的狰狞造就胆寒气氛,狂风吹去大漠无垠放眼望去,天晴之日形成大片蜃楼场面极为壮观。

天山群峰绵绵数千里,东天山第一峰喀儿里克山峰,屹立在群山之上宛如一座巨大的蒙古帐篷,每当太阳冉冉升起显得极为辉煌,好一派西域风光。

哈密。我第二个故乡,天山南麓有难以逾越的"天山庙"西汉班超班大将军弃笔投戎的雄姿,高高屹立在松涛之中,听风观雨显得那样自信从容,自古有将军百战死,留下英名流芳中,铁马金戈笑谈风云,潇洒论人生。

天山脚下,庙儿沟万亩野杏林每到处春,杏花争艳惹人几度流连忘返,自回鹘文版"弥勒佛经"的出现留下千年绝唱,君不见来远古时期民族征战纠纷,拉开了进半个世纪的剧幕,离离合合合合离离剧情唱罢,依然拥有那份蓝天。

9025330_b.jpg

哈密。我第二个故乡,从山顶鸟瞰下去石城子河水潺潺流淌,到一马平川的大漠,烽燧,驿站座座,无不掩饰着古时边烽不朽的文化,古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迎风唱罢唱不尽骆驼汉子得不了情。

哈密。由东向西每一处山脚下,诠释着每一段历史的痕迹,从"星星峡"隘口不只留下多少鲜为人知,西出阳关的泪水和辛酸,大转弯西去又仿佛一片生机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格子盐墩驿站"灵泉碑"的出现揭示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万马嘶鸣,催人进奋,大漠扬鞭风自去,忽见泉水涌自来,在我眼前几乎成为定格。

盖斯传教为的是一个真理!唐三藏西渡取经也是一个真理!两种文化的对抗仿佛天上散落的群星,喷涌四射古老而又年轻的哈密两种文化同样在这里包容。

放眼望去大漠无垠,在大漠之中哈密如同一个小小的绿洲,春去冬来依然显得那样生机勃勃,不同的文化交融遥相呼应,东有庙儿沟的佛寺佛窟遗址,确在下庙儿沟有维吾尔人的绿供拜,二堡唐代佛教寺院诵经佛法,而在它不远处顺着白杨河而下,君不见布古尔桥之战凶悍的蒙古先民与---的对抗,就此蒙古先民退出哈密历史这段舞台。从而留下的是:主玛寺,恰普寺,库木鲁克寺,甲朗聚龙寺,宛如串串佛珠传入拉布乔克古城《最早的哈密县纳职》记载着可歌可泣的故事。假如你到这里会感到一种韵味一种奔放。

 夕阳之下拉布乔克的唤礼台的--穿着洁白的礼服,一切显得那样虔诚,祝福真主赐福的每一天,夜幕落下说不定不知哪家的阿瓦古丽成为赛莱姆的新娘,悠扬的鼓声震撼广袤的戈壁,葡萄架下甜美的葡萄酒醉倒无数维吾尔汉子,十二木卡姆传唱一直流传至今。

天山南麓。大漠无垠在夕阳照耀下,残阳如血自北向南道道坎儿井就像一串串珍珠,整齐排列到哈密这片绿洲,由陶家宫途径哈密新老两城到大南湖,六道沟坎儿井经二堡途径乌拉泉灌溉肥沃的土地。

有人传说坎儿井是林则徐林公发明的,为此我不曾一次次地思考这个不解谜,白杨河的唐代大佛寺足以证明!有可能关于坎儿井的历史有可能向前推四五百年,向北望去铁路北边茫茫戈壁地势平坦,毫无沟痕迹象寸草不生但在白杨河源头,河谷深达十余米之高地下水滔滔不绝。面对这样的情景说明地下水充沛,势必有道地下暗河引天山水而来。望见这一切不仅是我想起坎儿井,首先唐代大佛寺是一佐证,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何况高峰时唐代僧侣多大上千人聚集在这里弘扬佛法?当然只是我个人推则苦无考证。

从哈密花园乡艾勒克土尔小庙掩饰着一个僧侣的苦修行到小南湖佛塔顶部两排小千佛飞天,并不代表哈密人文自然景观的终结,同样诠释着文化的延续。

哈密地域辽阔,白龙堆山和土屋是进入哈密的一种标志,向西南进发就是形似大耳朵神秘的罗布泊,罗布泊一是干枯的湖泊,盐碱壳的崩裂和千年不到的胡杨,挺立在这片寂静的世界,一切的一切多体现出生命的渴望。正因为它的神秘却不知引来多少探险的勇士独闯罗布泊,彭加木和余纯顺的悲歌浩天震荡,同样还有千万个不畏大自然的魅力为之而奋斗,是他们渴望生命在这里奇迹般地发生,为此勇士们他们在生命死之地,不断地由他们特有的方式为后来者带来生的希望,余下的干粮精心放在草从中,西瓜皮倒扣着为的是保留一丝水分,期待生命奇迹般的出现!

哈密!我第二个故乡,这里有心中的绿洲,这里有不倒的胡杨,这里有风靡般的雅丹,这里有独特的风情,十二木卡姆弹起千年畅想。

哈密!蒙古语"哈梅密力"太阳升起的地方。。。。。。

编辑:朱莹

责编:宋汶璇

审核:林笑文





猜你喜欢

评论已有 0

登录之后才能发表评论

在线咨询

2060845487

0994-2283120

投诉电话

0994-228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