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 Tour Community
现代新疆音乐体系传承变化和发扬了2000年龟兹音乐舞蹈
作者: 来源:百度网 发布时间:2022-06-20 11:15:31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但其洲源与精萃则荟集于库车。“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是玄奘对龟兹的赞美。
龟兹音乐舞蹈,谓之“龟兹乐”,是龟兹文化的精华,与龟兹石窟艺术齐名,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龟兹乐自汉时传入中原,有“龟兹舞,龟兹舞,始自汉时入乐府”的记载。特别是4世纪以后,中原处处“胡舞铿锵",“传习尤盛”。隋唐时更是风靡华夏,上自宫廷帝后,下至黎民百姓,“皆所爱好”。通过丝路相继传入日本、朝鲜、缅甸、印度、越南等国,对亚洲诸国的音乐舞蹈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书·音乐志》记载,龟兹乐有“歌曲”、“解曲”、“舞曲”等形式。实际上是声乐曲、器乐曲和舞蹈音乐之分。龟兹大曲由“散序”、“中序”、“入破”三大段落构成,节奏由慢而快,由拐情而热烈、欢快。据考证,当今库车《十二木卡姆》即为龟兹大曲发展演化而来,曲的结堪称全世界各地流行的《木卡姆》中复杂、最庞大、最成熟的《木卡姆》。
龟兹音乐用七声音阶和多种调式,而所用乐器有21种之多,并在隋唐时就有完整的分类,如弦鸣乐器——五弦琵琶、三弦琵琶、四弦阮咸、三弦阮咸、曲颈琵琶、竖箜篌、风首箜篌、筝;器鸣乐器——荜篥、双筚篥、唢呐、排萧、铜角、笙、笛;膜鸣乐器—羯鼓、腰鼓、答腊鼓、鼗、大鼓;体鸣乐器——铜钹、贝、拍板等,各类乐器匹配协调,且易携带。特别是有龟兹国乐之称的“筚篥”,音域宽广,音色宏亮。
龟兹主要乐理是“五旦七声”,又称“五旦三十五调”。五旦系指黄钟旦、太簇旦、林钏旦、南宫旦、如洗旦。七声指一“均”(音列)间有七声:沙陀力(宫)、鸡识(商)、沙识(角)、沙侯、加滥(变徵)、般赡(羽)、其利(变宫)。
古代龟兹音乐人才辈出,对北朝、隋唐音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北周时龟兹音乐家白智通随皇后自西域入中原,任周武帝乐府教习,“颇杂以新声”而著名的龟兹琵琶演奏家,把西域七调音乐理论带到中原,促进了隋唐乐论的发展与完善。隋文帝统一中国后, “诏求知音之士,集尚书,参定音乐”,不果,采纳大臣郑译之荐,依苏祗婆的五旦七音谱宫廷新乐。苏祗婆的12调律乐音系统,变化多端,表现力强,悅耳动听,对推动隋唐“宫调”音乐理论修复与发展影响极大。白明达是位从隋炀帝到唐太宗时代活跃在宫廷的作曲家。隋炀帝曾对白明达说:“我今天下大同,欲贵汝,宜自修谨”。《隋书·音乐志》载:“合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草》、《泛龙舟》、《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
唐代所制《皇帝破阵乐》即《秦王破阵乐》,传为西域民乐,由唐太宗带入中原列入雅乐,唐玄宗又改编,均用龟兹乐器伴奏,故《通典》称:“自《长寿乐》以下用龟兹乐”。龟兹乐不但盛行中原,且西传印巴、中东,南下云南、东南亚,东入朝鲜、扶桑,影响整个亚洲的音乐发展。
龟兹舞蹈是龟效文化中的另一奇葩,其舞姿“举止轻飘”,“或踊”、“或跃”、“跷足”、“弹指”、“撼头”、“弄目”,千姿百态,神彩飞扬,极富艺术魅力。宋代沈辽《龟兹舞》描绘道:“黄扉朱邸昼无事,美人亲寻教坊谱。衣冠尽得画图看,乐器多因西域取。红绿结茵坐后部,长笛短萧形制左。鸡娄楷鼓旧所识,饶贝流苏分白羽。王颜二女高髻花,孔雀罗衫全画缕。红靴玉带踏筵出,初惊翔鸾下玄圃。中有一人奏藉鼓,头如山兮手如雨。其间曲调杂晋楚,歌词至今传晋语”。从龟兹现存的1万多平方米壁画中,就留下许多动人而优美的舞蹈形象龟兹最早的舞蹈形态,在壁画《极乐园》中“舞练”、“击掌”可以寻觅到。克孜尔窟壁画中尚有赤身裸体的舞女,玉臂高举,彩带飘逸,神情优美。壁画中的者,手执乐器,手姿多变,柔美的身躯,楚楚动人的神情,可以体察龟兹乐舞中蕴含着印度舞、波斯舞、中亚舞的风韵。
克致尔石窟38窟《天宫伎乐图》、81窟的《乐舞图》,森木赛姆石窟52窟的《胡旋舞女图》表现了不同的舞蹈风格。白居易的“回雪飘飘转逢舞”、“奔车轮缓旋风退”便是对西域胡旋舞的生动写照。
龟兹舞蹈形式样,名目繁多,如软舞、习俗舞、模拟舞、执贝舞、歌舞戏等。现今的库车民间歌舞《麦西来甫》独具魅力,它欢快活泼,潇洒飘逸,民间乐器热瓦甫、都他尔、弹布尔、手鼓等伴奏,是一种聚会式的群众性歌舞。《麦西来甫》类型很多,有婚礼、丰收、尝新、喜庆、节日等《麦西来甫》,无论是乐器、乐舞、程式都可以发现现今的库车维吾尔乐舞继承了龟兹乐舞的神韵。
作者:乡野趣谭
编辑:杨玉琴责编:潘轩审核:金波
在线咨询
2060845487
0994-2283120
投诉电话
0994-2283120
猜你喜欢